精武强能 为战育人

广州日报 2023年09月20日 张丹羊

防化作战演练,学员匍匐在地进行瞄准。

分队指挥系参谋业务教研室教授罗鹏给学员上课。

    防化作战演练,学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排爆训练课上,身着墨绿色排爆服的学员从飞机舱内取下模拟爆炸物包裹。

厚厚的排爆头盔也遮掩不住学员坚毅的眼神。

    排爆训练课上,学员拆除模拟定时炸弹。

学员进行实弹射击演练,学习动作要领。

   扫描二维码看他们的视频故事

  南粤军旅之约5

  军强国安,才有岁月静好。强军人才是如何炼成的?对军校教员而言,课堂连着战场,教学聚焦打赢。近日,广州日报记者走进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探访多位深耕射击、排爆、防化等领域的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聆听为战育人的强军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羊  通讯员 徐晶晶、曾雅君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小龙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宇

  “练枪就是练心。”今年52岁的梁启明是该基地教研部共同科目教研室副教授,担任武警部队实战化快速射击和快反射击主导教员,曾参与创建快反射击训练体系并获全军推广。

  “咚咚咚……”每天早上7时30分,他到办公室工作之前,总会先打10分钟鼓,锻炼手的灵活性,然后手枪、步枪各练两组快速出枪和换枪动作,每天上午、下午还要分别练习500次射击动作。

  “快,才能夺得主动权!”射击场上,一连串枪声响起,梁启明不断变换姿势,横枪、侧枪、倒枪,双腿前后跨立,全身仰卧躺下,每次射击几乎与举枪同时完成。

  “大家认为射击简不简单?有没有信心打好?”梁启明示范完毕,转过身面向学员。“简单!我们的目标是50环。”学员齐声答道。

  从24岁成为射击教员起,在他的课堂上,所教的理论、动作、要领,教员确实能打得上,才叫学员打。一堂堂课下来,梁启明的手掌虎口处,早已磨出厚厚的老茧。28年来,他教出了众多活跃在执勤处突一线的“神枪手”。

  “‘你退后,让我来’,这6个字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战斗精神。”该基地兵种训练系工兵教研室副教授汪海泉常用排雷英雄杜富国勉励学员。上过汪海泉反爆炸课的学员们都知道,他的课,结业只有两个分数,零分或者满分。

  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汪海泉想出了不少好办法,并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真炸弹,少装药”的对抗排爆训练方法。20多年来,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一大批专业排爆人才输送部队,所带学员出色完成各类实战排爆任务,其中3人获一等功,13人获二等功。

  课堂上学员面对的各类模拟场景,是汪海泉一次次亲历过的“战役”。现实工作中,他随时都要奔赴“战场”,成为封锁线内孤胆打开“盲盒”的那个人。一次,某地发现由炮弹改装的触发型爆炸物。汪海泉临危受命,身穿60多斤重的排爆服,奋战了半个小时成功排险。

  多年来,他成功排除各种爆炸物和炸弹百余枚,“排爆只有100%的成功,否则就是失败,一切归零。对于我们而言,机会永远只有一次。”

  兵种训练系防化教研室教授李华成的手机里,至今收藏着一条3年前收到的教师节祝福短信——“您的课堂是我打开战场认知的地方,也是我发现梦想的地方……谢谢您当年的挑剔,让我如今的表现无可挑剔。”

  让人意外的是,身为“全军优秀教师”的他却并非科班出身的教师。36年前,李华成入伍后便被分配到了防化部队,经过刻苦学习考入军校系统学习了防化知识,又回到部队继续从事防化工作。多年前,军队院校面向基层部队遴选防化教员,李华成主动报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潜心育人25载被李华成视为一种享受。他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年均授课量500余课时,名列该教研室人均课时量前茅,更难得的是教学质量均为优秀。

  分队指挥系参谋业务教研室教授罗鹏也是军校里教学科研成绩卓著的“老教师”。从教39年,他是武警院校建设与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提及明年7月即将离开一生挚爱的讲台,年近六旬的他眼里满是不舍,“只要部队院校有需要,我愿意持续发挥余热,为战育人永远在路上”。

  正是这样一位位军校教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用知识履行职责使命,在他们的辛勤栽培下,一批批学员奔赴大江南北,守护万里山河。

广州日报视觉A15精武强能 为战育人 张丹羊2023-09-20 2 2023年09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