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防主题公园”、组建“国防讲师团”……

全民国防教育
走实走新走心

广州日报 2023年09月17日 张丹羊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陈美、邱晓婉)广州,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深厚红色基因的英雄城市。近年来,广州军地持续合力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通过打造“国防主题公园”、组建“国防讲师团”、推出丰富多彩的红色研学活动、建设高水平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等举措,正不断推动全民国防教育 “走实”“走新”又“走心”。

  “战地武器小侦探”“小小炊事员历险记”……今年暑假,多场精彩研学活动在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举行,孩子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零距离”了解国防知识。

  这栋位于广州万福路190号的骑楼建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的诞生地,也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曾经生活的地方。2021年8月1日,“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正式对外开放。

  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军史、学习国防知识,越秀区积极探讨文物活化利用多样化模式,采用“政府统筹+企业资金+专题博物馆”的创新模式,打造“万福路190号”军事文化文创品牌,营造立体化综合体验空间,将旧址活化为“微型军事博物馆”。

  不久前,经过数月的再次升级,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再次向公众开放,成为集历史展览、文化休闲活动、历史场景感受、军事文化体验的立体化的综合红色体验空间和思政宣讲课堂。这是广州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生动缩影。

  一座广州城,半部革命史。调查显示,广州现有各类红色旅游资源619项。2021年,广州又核定公布了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14处和8112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其中国家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5处,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城市第三。其中,全市有烈士纪念设施72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3处,省级烈士纪念设施1处。

  这些都是广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资源。作为广州市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依托红色革命遗址,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富有新时代气息和教育功能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强化阵地建设,为深化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赋能助力。

  军事航模大赛、国防科技主题营互动体验活动、“红色少年国旗护卫队”“红陵薪火,红色故事我来讲”……一场场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红色资源“活”起来的同时,广州还持续建强“师资队伍”讲好红色故事。除了专业解说、老兵宣讲、红领巾讲解等红色宣讲队伍,广州军地合力打造广州市国防教育讲师团,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奉上国防教育精品课程。讲师团近40名成员分别来自驻穗部队、院校、研究机构、公安、人防等单位。

  广州警备区政治工作处会同市委宣传部每年根据形势任务制定授课计划,出台《国防教育讲师团管理办法》,每年举办业务培训,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备课示教、调研交流等活动,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前瞻性。

  “授课贴近大学生实际,语言生动形象,数据准确、案例详实,再加上图文并茂的课件,极富吸引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苏萌说,“国防教育讲师团进百校”活动有力激发了学生参军热情,学院每年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近百名。

  从了解国防到热爱国防再到献身国防,一批批羊城青年把携笔从戎、报效国家作为自己的高尚追求。应征青年参军热情高涨已成为广州近年来的“新常态”。“我成长于英雄羊城,爷爷曾是一名空军老兵,儿时的我经常听他讲红色故事。”家住越秀区的新兵李俊良说,他时常探寻辖区的红色印记,参军报国的红色基因早已根植血脉。

  为了推动国防教育走深,广州正建设高水平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目前,广州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从化营区已启动试运营。待建成后,这里将拥有综合训练馆、国防教育展馆、射击场、拓展训练场、培训楼、学员宿舍楼等设施项目,将成为集民兵训练、学生军训、国防教育为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国防教育综合性训练基地。

广州日报要闻A4全民国防教育
走实走新走心
张丹羊2023-09-17 2 2023年09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