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晓丽)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驻粤金融监管部门近日共同发布《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从打造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金融环境、促进合作区与澳门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现代金融产业、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加强金融监管合作、保障措施等六方面,针对“横琴金融30条”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提出了86条具体措施。
此次《实施方案》的重点亮点,是两地居民关切的众多跨境金融便利化服务政策。其中,在便利合作区个人跨境交易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在合作区内生活和就业的澳门居民购置或出售自用、自住商品房,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备案证明文件前,可以凭交易双方签订的商品房认购书等证明材料及真实交易《承诺函》,在银行办理首付款(含定金、预付款及全款情形)结汇支付;允许符合条件的合作区内地居民个人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年度额度内,直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跨境人民币汇款和收款;同时,鼓励合作区证券营业网点为合作区内生活和就业的澳门居民开立境内证券市场账户提供便利。在促进合作区移动支付便利化方面,研究允许合作区内市场主体以澳门元或人民币进行支付。有序允许澳门元作小额支付使用。
据了解,目前合作区居民通过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5分钟可以搞定跨境资信证明;横琴买房,澳门贷款;购买跨境医疗保险享受就医保障等等。
期盼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也在加速推进中,建成后将为持有港澳保单居住在内地的客户提供理赔、续费等服务,有力助推横琴合作区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横琴金融30条”中80%的改革措施加速落地
2023年上半年,横琴合作区内金融业增加值达88亿元,占GDP近四成,同比增长2.9%;
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76亿元,同比增长24.4%,本外币贷款余额1956亿元,同比增长18.9%;
拥有金融类企业663家,持牌金融企业及其分支机构78家,私募基金管理人545家,管理基金规模超6000亿元。
解读:大湾区金融和资本市场开放创新有望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重大金融改革事项正借助横琴合作区金融改革的东风加速落地。如资金“电子围网”政策,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目前已经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实施细则对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定义、市场主体开立条件、业务规则等关键要素加以明确,对业务监管和风险管理安排提出更为细致的要求。据悉,相关配套系统建设稳步推进,预计不久将会投入使用,以更好保障合作区跨境资金的自由流动。
多位金融业内人士指出,《实施方案》发布,意味着“横琴金融30条”落地提速,将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和资本市场开放创新,促进现代金融产业和资管行业集聚发展,以及实现琴澳金融服务一体化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将持续推出便利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生活就业的各项民生金融服务,让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生活更有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