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广州日报经济版《理财档案》栏目报道了《短期重疾险保费未必真“便宜”》,引发业内和市民的广泛关注。
不少市民表示,经常听说重疾险越早买越好,除了年龄增长费率会增加,还有其他原因吗?本期《理财档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多个角度为大家调查分析,为什么重疾险越早买越好?如何选择重疾险?和内地重疾险相比,香港重疾险有什么“卖点”?
文/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冬芹
产品测算
同一保障方案 30岁比40岁首年保费便宜超30%
“重疾险年龄越大越贵,早买早保障!”在购买重疾险时,保险机构的营销人员通常都会这样“催促”客户做决定。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以上是保险营销人员的惯用话术,但是从年龄增长、利率下行以及健康变化三大角度来分析,上述说法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
年龄增长
“年长一岁,重疾险就贵一点。”某保险机构代理人小谢告诉记者,虽然相差一岁保费增加额度不多,但时间拉长了看,消费者付出的总保费还是增加了不少。为此,记者分别以30岁和40岁的男性,30万保额,20年缴为样本,对几款头部寿险公司的重疾险产品进行了测算。
预估保费显示,30岁男性的首年保费均不到10000元/年,而40岁男性的首年保费范围均在11000元以上。同一保障方案,30岁和40岁样本的保费涨幅为32%~39%。相对预估保费较高的国寿康宁保,保费增长反而最小,为32.42%;友邦友如意顺心版C的保费涨幅最大,为39.66%。
根据测算结果,以保费涨幅最小的国寿康宁保为例,男性购买30万保额,20年缴(假设缴费期间未出险),30岁开始投保,总共支付保费19.8万元;40岁开始投保,总共支付保费26.22万元。
代理人小谢表示,虽然30岁和40岁样本的保费差别明显,但还没有出现“倒挂”,50岁以上投保很多产品会出现“倒挂”,即交的总保费比保额高。“40岁人群也建议配置重疾险,因为这个年纪基本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利率下行
预定利率的调整,对保险财富类产品毛保费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东吴证券研报显示,从利率敏感性排序来看,终身寿险>年金>重疾>两全>定期寿险。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后,30岁男性,10年期缴,终身重疾险的对应毛保费涨幅为16.4%。
今年8月份新旧产品换挡时期,不少消费者就曾表示,无论头部还是中小型寿险公司,重疾险产品基本都涨价了。根据相关机构测算,整体费率涨幅为5%~15%(同一样本)。
健康变化
“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也会引起保费的变化。”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大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进行年度体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检指标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如血压、血脂、血糖偏高,甲状腺、乳腺、肺等出现结节等,这些在健康告知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投保。
“一般年轻人群健康告知没问题的话,不需要专门提交体检报告。”资深保险代理人黄小姐告诉记者,如果之前体检报告就有异常,核保员可能会要求提供最新复查报告,或直接安排体检。而50岁以上的人群购买包括重疾险在内的健康险一般都会要求体检。
“如果不能以标准体核保通过,那么可能会有除外、加费、延期,甚至拒保。”黄小姐表示,除外和加费算是较好的结果,表示保险公司愿意承保;延期通常会要求一段时间后复查(如半年或一年),根据最新报告重新核保,时间成本较高。
投保指引
大部分重疾险产品都有多款“可选责任”
记者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保险产品信息库中查询到,目前处于在售状态的长期重疾险,共有572款,比起新旧产品换档前,在售数量大大减少。那么,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重疾险产品,消费者可以如何选择呢?
重疾险一般分成人版和少儿版,大部分成人版的投保范围在18周岁~55周岁,新华健康惠享就拓展到了60周岁/65周岁。而少儿版重疾则一般从出生满28天即可投保。根据不同的投保年龄,保费缴纳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如18岁~45岁可选择20年/30年期缴,但45岁以上人群则只能选择20年期缴。对于年轻人来说,缴纳年限长,杠杆越大,不妨选择30年缴费期,减轻短期的经济负担。
“我买的第一份重疾险,才保34种重疾,还没有轻症保障。”小阳在2017年时投保了她第一份重疾险。为了买保险,她做了不少功课。小阳告诉记者,随着产品的升级和经济情况的改善,她又给自己加保过一次。不过,病种数量并不是她后续加保的最重要原因,而是一些轻症、中症的保障和豁免功能吸引了她。
记者精选头部寿险公司重疾产品发现,重疾险的疾病等待期为90天~180天,等待期后首次确诊相应疾病方可获得理赔,意外则无等待期。在病种数量方面,目前市面产品的同质化较高,重疾一般都在120种左右,轻症和中症分别为40种和20种左右。
为了让消费者获得更多个性化保障,记者发现大部分重疾险产品都有多款“可选责任”,例如轻症、重症豁免;重疾、恶性肿瘤多次赔付;特定疾病多次赔付等。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客户养成日常运动的好习惯,平安和友邦两家头部品牌还增加了运动额外保障或福利,比如规定时间内运动达标,平安可获10%保额的额外保障,友邦则还可通过运动达标获取京东礼品卡,以及积分兑换现金奖励。
港险分红受欢迎但续保手续费不低
“香港重疾险的保额会不断增值,可以抵抗部分通货膨胀。”在香港买了重疾险的小叶告诉记者,内地的重疾险主要是保障功能,基本保额不变,但有不同比例的额外赔付。 中原金融营业总监李智峰表示,香港重疾险保额的增加,是通过保单红利来实现的,这是内地消费者比较看重的功能。另一方面,香港保单对投保人群进行了细分,例如,吸烟人群和非吸烟人群的保费差别达30%~50%。
记者调查发现,香港重疾险的定义与内地有一定的不同,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可以先了解一下两地保险产品对疾病定义以及分类的不同描述。港险的产品形态较为多元化,例如孕期的准妈妈为宝宝投保,宝宝先天疾病也可承保。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香港保单是以美元结算的,因此内地消费者在转账支付保费时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部分公司信用卡缴纳续保费用手续费达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