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补前的高能街,雨天积水难清、泥泞不堪。

修葺一新的高能街。
“晴天沙石遍地、尘土飞扬,雨天积水难清、泥泞不堪。”黄埔区联和街道高能街全程几百米的道路年久失修、凹凸不平,居民出行苦不堪言。无奈之下,华沙社区居民罗文举拨打了广州12345热线。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工单后,立即邀请居民共同商议维修方案,经过整修,原来的“坑洼路”变成了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居民出行非常便利。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春林
他的心愿
尽快修复破损的道路
罗文举 65岁
黄埔区联和街道华沙社区居民
20世纪90年代,罗文举搬进了位于黄埔区的高能饲料厂宿舍楼。当时公司为了方便职工出行修建了几百米长的高能街。后来,由于公司关闭,这条道路年久失修,路面状况越来越糟。
目前两栋宿舍还有35户居民,130多人,这条坑坑洼洼的高能街是大家出行的必经之路。“哎,以前这条道路真是一言难尽,不知怎么形容。”罗文举谈起以前的状况,不由地叹了一口气。晴天出行时,车辆一过,尘土飞扬;遇到暴雨天气,积水难清,寸步难行。“夏天多雨,有时积水都没过了膝盖,我们只能绕着围墙边过去。有一次下雨天,我还把手机掉到了积水里。”罗文举说。
据罗文举介绍,以前也对这条道路进行了简单维修,在路上铺一层小石子,但是治标不治本,时间一长,小石子就被大雨冲走了。无奈之下,罗文举只好拨打了广州12345热线。很快,华沙社区便邀请居民共同商议维修方案,罗文举也作为居民代表出席。
“今年7月中旬,施工队就过来了,我们居民特别高兴,比过年还高兴,大家经常跑到路边去观看施工进展。”罗文举兴奋地说。7月31日,道路修葺一新,不仅路面抬高了,还拓宽了3.5米。如今大家更乐意出门了,老人们经常组团出门散步、遛弯,小孩也爱遛着滑板车出去玩儿。
走心帮办
居民社区共同出资 路面抬高拓宽
广州12345热线话务员记录好修复高能街的诉求后,立即将这个工单转到黄埔区12345热线。
“我们收到相关情况以后,多次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高能街确实破损严重,修路迫在眉睫。”华沙社区党支部书记罗树留介绍。经过专业人士评估,重新修路需要9万元。不过由于社区没有修路的专项资金,如何筹集资金成了最大的难题。
7月14日,华沙社区召集居民代表一起开协调会,经过商议决定由社区和居民共同集资,居民自行筹集5万元,华沙经联社出4万元。“居民非常支持这个方案,开完研讨会议后,第二天居民就筹款完毕,修路难的问题迎刃而解。”罗树留介绍。
有了资金,华沙社区立即请施工队到现场修路。7月31日,高能街变成了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居民终于可以顺利出行了。
罗树留介绍,由于道路地势低洼,施工方将路面抬高15~20厘米。为了方便车辆经过,路面也拓宽到了3.5米。“我们后续将更加关注民生实事,做好社区服务。”
据了解,华沙社区是2021年才成立的新社区,该社区成立以来,每当遇到道路修补、充电桩安装、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等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都会邀请物业、居民代表等群体进行民主协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召开疑难工单协调会 进行现场研判
“类似道路坑洼、破损问题是12345热线诉求的高频问题。”黄埔区12345热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黄埔区12345热线中心收到关于反映道路养护问题诉求近2000件。
该负责人介绍,黄埔区的道路管理情况较为复杂,很多道路养护投诉属于疑难工单。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道路的管理和养护单位并不是全部统一,交通运输部门、城管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都有可能是道路主管单位;二是黄埔区的行政区划经历多次变迁,街镇设置也几经调整;三是黄埔区城市建设力度大、旧改项目多,还存在一些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临时道路。
因此,在工单的分派上,黄埔区12345热线的工作人员先对投诉地点进行精准定位,对于群众描述不清楚的,还需要相关单位配合进行现场勘查。“工作人员还要熟悉区情区况和历史沿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道路的归属管理单位。”该负责人说。如果出现权责不清等推进困难的情况,热线部门还需要召开疑难工单协调会,召集相应部门进行现场研判、协商处理,以保障相关投诉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