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开学季,给孩子买饭盒,从款式到功能,是挑了又挑。想想自己读中学时,曾经一个饭盒应付三年,何来挑三拣四,唯有那段美好的时光可回味。
那个饭盒是父亲单位发的铝制长方形饭盒,一盒饭足以支撑一个下午。早晨,父亲将米淘好放入饭盒内,到学校后放入食堂一蒸就变成香喷喷的米饭;再炒个菜放入椭圆形的小菜盒里。饭盒和菜盒一起用塑料袋装着,放在自行车前的车篓里,满满当当地跟着我去上学。
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将饭盒放到讲台上,轮流值日送到食堂。中午饭点到,再去食堂将饭抬到班级,各拿各的直接开吃。我们互尝父母的手艺,吃着聊着,甚是欢快。
最喜家中咸货可入盒。几乎各个饭盒里都有咸货,香肠、咸肉,教室里飘满咸鲜的香气。但咸鱼不敢带,腥味扑鼻,估计食堂的阿姨也会禁止入内。我记得我带的香肠是切成一块块放入饭盒,蒸出来喷香可口,饭里有油,无须其他下饭菜。有同学居然带一节香肠蒸,啃起来满嘴油,看着都过瘾。我们扒拉着各自饭盒的美味,午餐后再把门窗全部打开,以免下午没心思上课。
记得有一个同学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带午饭,我们每人匀一点饭菜给他,就用饭盒盖子盛着,至于勺子,谁先吃完谁给。奇怪的是,那天大家都吃得特别快,也没汤,噎得颈子直伸,还一脸得意,好似完成了一个最痛快的任务。
时光荏苒,一群中学生都已到中年,我的那个长方形饭盒也早已给母亲用来当针线盒。光阴在这个饭盒里慢慢沉淀,每次看到它,就不禁忆起那段无忧无虑、朴实无华的青葱年华,那份真诚和情谊一直在生命里熠熠生辉。 (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