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房地产相关政策密集发布,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利率等一系列房贷新政重燃了人们对楼市的热情。新政的短期刺激过后,楼市会不会产生一些本质性变化?以具有风向标意味的一线城市楼市来看,近两周的成交数据显示,市场成交出现冲高回落态势,北京、上海9月第一个周末成交爆发后,第二个周末成交降低超过50%。广州、深圳则整体成交量波动不大。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不少城市成交量又回到新政前水平,但楼盘到访量明显提升,置业意愿明显增强。楼市“金九银十”行情依然可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丽琴、龙乐乐
成交数据:
市场反响总体较为积极 “北上”置业意愿提升20%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0天时间里,至少有30个城市全面执行“认房不认贷”的政策。对于政策效果,据央视新闻援引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的反响总体上较为积极。根据中指调查数据显示,政策执行后,全国置业意愿提升了15个百分点,北上广深均提升明显,其中北京、上海均提升20个百分点左右,相较广深市场回暖程度更为明显。
一手楼成交第二周降温
一手住宅方面,根据中指院监控数据显示,在新政落地当周,即8月27日~9月2日期间,一线城市的成交面积整体环比上升了6.74%,同比则下降21.05%。分城市来看,四个一线城市之中,上海的成交面积环比上涨达29.1%,其他三个城市环比均降。而在新政落地的第二周,即9月3日~9月9日期间,一线城市成交面积整体环比下降了33.07%,同比下降48.93%。其中,上海环比降幅达52.9%,北京则环比上涨了13.3%。
可以看出,在新政后十余天的时间里,京沪楼市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上涨与冲高回落,而广州与深圳的一手市场从网签情况来看成交面积尚未出现明显回暖。
二手房方面,根据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显示,新政发布一周时间里(即9月2日至8日),北京的二手楼成交约5000套,超过8月份半个月的成交量,同时挂牌新增超过6000套;链家监测指标显示,新政发布后的首个周末,上海二手房新增挂牌量环比增加65%,带看量增加30%;而广州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的数据则显示,在新政落地当周广州的二手房成交录得环比3.22%的下降;深圳的情况也较为相似,据当地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数据,8月28日~9月3日这周,二手房成交录得641套,仍有小幅下降。
新盘来访与认购量增长
从当前对一线项目的人气监控数据来看,指标有所好转。以广州为例,根据克而瑞广佛区域对全市60个重点楼盘的监控显示,新政发布后的一周(8月28日~9月3日),广州一手房来访客户数量环比增长了18%,是7月以来的最高值,认购套数则环比增长39%,同样达到近两个月的高值。不过,这部分来访与认购,能否在相关首付及贷款政策落地后转化为成交,尚有待观察。
市场走势:
市场价格基本平稳 二手房房源挂牌明显增加
新政对市场的刺激能维持多久的热度和力度?从记者了解的各楼盘近期成交构成来看,新政策第一周成交大部分属于被政策影响的恐慌需求入市,也有部分成交是之前积压的需求入市。整体看,实际购房者暂时没有继续增加,大部分成交都还是消化的之前已经看房的购房者抓紧签约。
以本轮一线城市中成交表现最突出的北京来看,新建住宅、二手房在第一个周末爆发成交后即出现下调,新建住宅在9月2日成交量大涨,一天卖掉半个月的成交量后,大部分入市的项目中优质房源已经去化,相比二手房,新建住宅积压的购房者快速消化,而且在优质高性价比房源去化后,剩余的大部分项目已经只有相对较差户型和楼层,市场开始逐渐再次进入博弈。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市场价格基本平稳,二手房、新房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涨价现象,不过,二手房房源挂牌明显增加,一部分是购房者为了卖一买一享受宽松的首付和利率优惠,另外部分则是预期楼市回暖,期望价格上涨变现。
专家看法:
需关注二手房挂牌数据 期待更多政策释放需求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市场走势总体是乐观的,体现为购房成本降低、购房能力提升、购房信心增加。一些周度数据的波动,本身是正常的,数据冲高一波,会进入相对平静水平,但肯定高于过去的平均交易水平,且活跃的态势可以持续。当然各地尤其是大城市,要关注二手房的挂牌数据,进一步盘活二手房,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积极释放。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热度均有所上升,新房项目到访和认购热度上涨明显,特别是优质板块项目,购房者关注度较高。但全国新房市场整体成交规模提升不明显,政策显效还需要时间。价格方面,针对新房价格,短期开发企业预计仍以快速出货、回笼资金为主,价格上涨预期和空间整体偏小,核心一二线城市房价有望逐渐企稳。二手房方面,随着二手房挂牌量的上升,二手房价格预计整体以稳为主。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认为,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当下认房不认贷主要影响的是“刚改”家庭,大部分需要“卖一买一”,整体看,这部分家庭短期消化后,后续走势还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