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未知,如何始终如一,笃定前行?我的经验是:如果一个人真正拥有了定力,任尔东西南北风,心似有定海神针,心有所往,心归一处,便能穿过迷雾,始终走在正道上,善始善终。如此,修炼“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定力”的强弱是人生赢输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人是否有定力,主要看两个方面:
一个是怎么看自己,知己的人有定力。比如有个很好的工作调动,但挑战也大,你去不去?把自己看得过高或急功近利的人,可能就会不顾实际情况地“扑”上去。而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就会多一点谨慎,少一点盲目,先看看这个机会与自我能力、追求的匹配度如何再做取舍。
另一个是怎么看环境,豁达的人有定力。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逆境和不如意的人和事,境遇不同,心态也大不相同。如果总是把这些困难想得太多太复杂,心乱且躁,总是困于失意沮丧之中,解决问题的难度就会很大。遇事不如先保持淡定平和,想想初心本意,告诉自己改变不了环境就尝试适应环境,从而让心情稳定、心境达观,不去自乱阵脚,反而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所以,修炼“定力”,表面是在长见识,实质是在固心态,用初心和修养屏蔽外面的杂音、诱惑,用专注与抗挫力打磨心志,让心变得更强大。总之,就是要修炼价值追求的确定性和遇事心态的稳定性,不管出现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在变化中保持不变,在不变中寻求有规律的变化。
人生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定力”就要“定”在侧重点上,多加努力。学生时代,读书是侧重点,“定力”用在读书上,贪玩的念头来了也动摇不了;进入职场后,事业与家庭、生活、娱乐、交往等交织在一起,先在心中厘清重点、侧重点,是重事业,还是重家庭?事情来了,根据轻重缓急做出选择,始终锁定目标,就能保持“定力”,不被“诱惑”带偏;老年以后,身体日渐衰弱,“定力”就应该多放在保持健康、幸福安康上,不再被那些透支健康和生命的事动摇。
人有时觉得心累,其实是精神内耗造成的,而“定力”不够,就容易精神内耗。试想,做一件事,当时没有坚持,后来又不甘心,没有找到明确的方向,又不满足现状,想法太多,患得患失,把自己置于无尽的矛盾和躁动情绪中,心能不累吗?
人这一辈子,总会面临各种冲击与挑战,面对很多选择,会有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先迷茫后清醒、先复杂后简单、先不定后笃定的过程。所以,“定力”的修炼会有个过程,不能太心急。工作与生活是“定力”修炼的主战场,“定力”是对追求与正道的不二心,生命不息,修炼不止。
定与不定,全在于心。心能笃定,心有所向,才能去浮躁,人生自能快意前行。
(陈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