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报超超”(左)在塞罕坝体验植树。
“望海楼”如同塞罕坝的“眼睛”。新华社 发
蓝天白云下的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海绿波涌动。新华社 发
扫码和“广报超超”一起深入塞罕坝林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琳琳
夏日的塞罕坝,白天骄阳似火,但走在静谧幽深的树林里,却感觉不到一丝炎热,凉爽的清风迎面扑来,林间树木高大挺拔,满目葱茏。眼前的景象让人难以相信,6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
“塞罕坝”,是蒙语与汉语的结合,意为“美丽的高岭”,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经过艰苦创业、接续奋斗,最终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80%以上,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老一代务林人喝雪水烧石头取暖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马蹄坑营林区,记者看到林子入口处的石碑上刻着“绿之源”三个大字。1964年,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亲自挂帅,组织开展了马蹄坑机械造林大会战,栽植落叶松516亩,当年成活率96%,扭转了此前造林成活率不足8%的劣势,由此拉开了大规模造林的序幕。因此,这里被视为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海的起源地,如今已被辟为尚海纪念林,以纪念王尚海以及当年的林场创业者们。
“坝上气候非常恶劣,生活也非常艰苦。”记者在塞罕坝偶遇了第一代务林人、“六女上坝”主人公之一陈彦娴老人,她向记者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场景:“冬天经常零下40多摄氏度,雪有一米多深,真的是冰天雪地,交通根本就通不了。我们冬天喝的是雪水,夏天喝的是雨水,水煮开以后那锅的四面都是一层黄疙瘩。”
走在尚海纪念林内,林场工作人员指着栈道旁的老照片对记者讲述:“老一辈创业者住的是低矮阴湿的马架子窝棚,为了取暖,他们把捡来的石头放在火里烤热,晚上睡觉前把石头放在被窝里。”更艰难的是,在林场的很多地方,“翻开土壤会发现地表以下15厘米就是砂石”,树苗很难成活。
然而,艰苦的生活和不利的种植条件并没有吓退创业者们造林的决心。陈彦娴告诉记者:“我们并不是来享受的,而是要改变坝上的环境,就是要栽活每一棵树,把荒漠变成林海。我们也真正做到了!”
“林三代”关注森林可持续发展
记者来到马蹄坑营林区深处的一片云杉林里,“90后”施工员周赫正沉稳熟练地带着一群整地工人在平整地块、挖树坑。他随手带着尺子,不时蹲下身来量量树坑的大小,然后迅速和挖坑的工人交流下一个坑开挖时应该注意什么。
周赫是塞罕坝的一名“林三代”,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忽然好多天看不见父亲,母亲就会解释说,“爸爸又上山看树苗去了。”周赫说,很多小伙伴都是这样长大的,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就懂得了父辈们的坚守。大学毕业后,周赫选择回到林场,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从一开始不习惯清静而枯燥的林场生活,到渐渐融入这片山林,现在他已经从中找到更多的惊喜和乐趣。在周赫看来,当前种树育林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不断在更新和进步,“我们会更加注重从整体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科学护林和育林。”他告诉记者,塞罕坝造林方向正转为以林冠下造林为主,采用混交造林模式,比如这块地里桦树和云杉就是5:5的比例,树与树之间的密度也经过了合理的设计。
防火既有高科技也要老办法
在如今的塞罕坝,防火可以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记者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看到,大厅中央放置着巨大的沙盘,上面详细标注着林场地形地貌和信息化防火预警装置的分布情况;由十几块电子屏幕组成的一面屏幕墙,显示着林火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测画面。指挥中心副主任孙文国告诉记者,林场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防火预警监测体系,视频监控系统可覆盖林场100%的范围,卫星热点监测系统每半小时就扫描一次整个林区,如果探测到热点情况,可每10分钟扫描一次,还有7个探火雷达均匀分布在辖区高点,每4分钟扫描一周,由20多架无人机组成的“小分队”可以在距离地面500米处协助做好精细化火情监测和防控。
在高科技手段以外,林场仍保留了9座位于坝上制高点的人工防火瞭望点,这些位置偏远的瞭望点也被称为“望海楼”,通常由夫妻共同驻守。在月亮山“望海楼”,“林二代”刘军和妻子王娟已经驻守了十多年,高火险期白天每15分钟、夜晚每1小时就要进行一次火情扫描监测及报告。瞭望员们熟悉林场的每一条沟壑每一道岭,往往能第一时间准确报出异常情况所在的位置,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的时间。“这是多么发达的机器设备都无法做到的,因此人眼瞭望监测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孙文国对记者表示。
记者观察
从“林一代”到“林三代”
从种好树到可持续发展
记者曾不止一次来到塞罕坝采访。每当身处苍茫翠绿的林海中,感受到的是巨大的感动和震撼。塞罕坝如今重现“美丽高岭”的本来面目,离不开一代代塞罕坝人的接续奋斗,就如同一茬一茬的树木,从一片砂砾荒滩不断地茁壮生长起来。从第一代创业者陈彦娴,到“林二代”刘军,再到“林三代”周赫,塞罕坝承载了一代代务林人的青春和梦想;从种活树苗,到种好树苗,再到“林三代”们思考的森林抚育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在塞罕坝二次创业的征程上,塞罕坝精神将生生不息,不断续写新的绿色奇迹。
本版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毓、广报G视频(除署名外)
本版视频/广报G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