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辟一隅 耕耘归园田 2023年07月19日  李 鑫 陈忧子

下班后的园主正在为地里的向日葵绑蔓,沉浸于田园之乐。

刚摘下来的新鲜辣椒,承载收获的喜悦。

时尚的白领换上雨靴干活,下班时光有了新乐趣。

90后园主在她的地里研究如何种植花生。

园主花姐在她的菜园中收获了大冬瓜,欣喜不已。

园主们将她们的“劳动成果”做成了一桌美味佳肴。

郁郁葱葱的田园是园主们辛勤劳作的成果。

位于闹市一隅的都市田园,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耕耘劳作的机会,又让他们找到了别样的休闲乐趣。

  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都市人愈发向往田园生活,渴望找到亲近自然的乐趣。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瑞宝街的一处城市田园恰好满足了市民们复归田园、休闲解压的精神需求。这里距离广州塔不过五六公里,市民们于闹市中寻到一方净土,耕耘劳作、自给自足,感受农耕的乐趣,点亮田园新生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 鑫 实习生刘燕寰、曾敏婷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通讯员李 健

  7月16日,清晨八点,乌云还未散尽,晶莹的露珠挂在碧绿菜叶上。自由职业者李女士早早来到园地除草浇水。20平方米的菜地里,木瓜、番薯叶、苦瓜、冬瓜应有尽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株株玉米笔直挺立,秸秆粗壮,绿中带黄的玉米穗,传递成熟的信号。“这个玉米不普通”,李女士难掩收获的喜悦,得意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文玩玉米。“将亲手种植的玉米剥下来,然后再用乳胶将它们粘成玉米的形状”,只见小小的玉米光滑明亮、均匀饱满,安静躺在李女士手里。

  2022年,面对工作的负担和压力,李女士迫切希望找到情绪的出口。一次晨跑途中,路边的菜园和劳作的园主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来拔草,既能运动健身,也能休闲娱乐,何乐而不为呢?”对于李女士来说,育苗拔草、浇水修剪是一件解压休闲的事。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花时间守护小苗慢慢成长能带给她纯粹的快乐。沉浸在田野之中,暂时远离城市喧嚣,她的心境也愈加平和。

  程先生一家常常在周末来到菜地,夫妻俩一人从事证券行业,一人在电信公司上班。忙碌工作之余,种菜成了他们的解压途径。相比健身房的器械锻炼,干农活让人融入自然,实现与土地的连结。辣椒、秋葵、罗勒、紫苏……同样是20平方米的菜地,园主们的选择截然不同。程先生一家种植香料,用于炒制小龙虾等家常菜。无污染、无化学农药的种植方式不仅有益于生态,也让人吃得安心舒适。程先生告诉记者,看着菜地里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生命的奇妙历程,这让自己的心态平稳不少。

  程先生表示,在单一的生活里,日复一日的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轨迹,而看着孕育的生命破土而出、苍翠的绿植欣欣向荣,这能为生活添加一种向上的动力。

  一方乐田农业部负责人黄旭善告诉记者,园区始建于2020年,起初这片荒芜的菜地上充斥着散乱搭建的种植散户棚屋,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是环境卫生和治安管理的痛点。在相关部门的管理下,园区通过农地规划、垃圾清理和土壤改良,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让土地重新恢复生机。

  家庭菜园区分别有20平方米、30平方米、60平方米三种规格,园方提供种植指导服务,在周末定期展开技术讲座,邀请园主参加,指导园主进行生态种植,并积极搭建互动社群,让园主交流种植经验。现在,园区菜地的出租率已经达到80%,租户大都是上班族和老年群体。

  都市人在匆忙之中放缓脚步,在田园里埋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让田野乡舍的悠扬旋律在闹市奏响,用农作物蓬勃的生命力治愈现代人的迷茫。乡村田园是质朴的象征,是蕴藏在国人基因血脉里的归属。“都市农夫”的美好叙事,谱写了出则闹市、入则桃源的都市田园梦,也寄托了当代人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