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考试季来了,心理专家支招考生: 可在内心预演考场情境 2023年06月02日  姜永涛

  6月考试季来了,高考、中考在即,考生将面临大考的压力,考生本人、老师、家长应该如何做?怎样在压力之下有稳定的发挥?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特聘专家、香港大学临床心理学研究院兼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陈乾元,“面临大考,有压力是很正常的,适当水平的压力可以增加专注力、动力和工作效率,但当面对的压力过大时,就需要进行科学调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永涛 通讯员任衍镇

  孩子成绩越优秀越需多关注

  由于已经在中山开展相关工作多年,陈乾元对中山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比较了解,他告诉记者,在他创立的“元方心里”工作室,接待的基本上都是中学生,“越是成绩优秀的孩子,他的心理状况,越需要家长、老师多给予关注。”陈乾元告诉记者。

  陈乾元表示,面临大考,适当水平的压力是有帮助的,可增加专注力、动力和效率,然而,过高压力会导致身心疲累,认知功能紊乱,负面情绪,尤其是焦虑,“我们关注考前压力的理想目标,是将压力维持在最佳状态,让压力对考试发挥起到正面作用。”陈乾元从三个方面为所有考生开出了普适的应对压力方法。第一,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饮食补充。建议服用一些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维生素C可以增加免疫力,考试之前可以吃一些葡萄糖分含量高的食物,“糖分会让心情平稳,另外,还可以为剧烈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能量。”第三,简单运动。考前不可能做太多复杂的运动,但考生可以做一些相对简单的运动,如伸展运动,原地跑步、跳绳、俯卧撑等运动。

  除了上述准备工作,考前还能做些什么?陈乾元表示,预演是很多优秀运动员在大赛之前都会采取的一种方式。他告诉记者:“在考试时,会遇上什么问题,我应该怎么应对,考生通过多次在内心预演,就会形成很好的预案,真正临场时,不会那么紧张,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对考试很有帮助。”

  觉得紧张可进行呼吸练习

  陈乾元建议,跟运动员在大赛设法减少赛前焦虑一样,考生在大考之前,要专注力集中到自己可控的因素上面,“考试的结果,会取决于千变万化的各种因素,但我只需要做好自己可控的部分就行,通过这种准备工作,可以把焦虑降到最低。”譬如,考生要专注和落实温习的计划,这就是可控的部分。

  陈乾元特别介绍了一种可以缓解压力的呼吸方法:正念呼吸练习。“专注于自己的每一次吸气和呼气,平时用于治疗时,我们要求孩子每次练习15分钟,但普通的考生每次练习2分钟也可以,5分钟也可以,考生可以随时进行这种练习。”陈乾元认为,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减少孩子的“冗思”,减少紧张状态,“冗思可以简单理解为多余的、不必要、实际上并没有帮助的一些思虑,当觉得紧张时,就进行这种呼吸练习,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陈乾元表示,面对高考、中考这样的重要考试,学生首先要愿意接受考试带来的压力,不逃避也不抗拒,积极应对挑战,“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全无压力的人。”面对困难,有些人的想法是“的确是很难,我试试看吧”,有些人的想法是“这么难,还是放弃算了”,陈乾元说,上述两种态度都会存在,但应对结果差异却相当大,“家长、老师要鼓励考生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不要用逃避的方法。”

  倾诉对象要满足三个条件

  考试之前有压力时,找同学进行倾诉,寻求同伴的支持,是个好办法,不过,陈乾元特别提醒,要找的倾诉对象,一定要符合“共情、正向和支持”三个要点。

  “当你找到一个同学倾诉说自己压力很大,没办法集中精神,这位同学却说‘咦,我完全没有这种问题哦’,这样的倾诉对象,不但不能形成支持,反而会增加压力。”除此建议之外,根据自己在中山多年辅导青少年的经验,陈乾元提出,老师和家长在考前也要有两个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

  有的家长,想通过降低优秀学生的预期给孩子减压,譬如,家长不能为了给孩子减压,跟平素一些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说类似这样的话:考个普通的大学就行了,不用考那么高分。“想让成绩好的孩子降低期望值,那是行不通的。”陈乾元建议,家长只要不对考试成绩做绝对要求即可,可以表达这样的意思:考得好,那就太高兴了,如果不够理想,我们也很愿意接受,“接受是最好的减压方法。”

  对于老师来说,考前不要一味给孩子打鸡血,“有些老师自己当年高考,就是被自己的老师这样激励的,所以他们现在也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候会适得其反。”陈乾元特别建议“因材施教”,要根据孩子的状态给予不同的疏导,“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遇上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老师一定要转介孩子到专业人士那里去接受进一步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