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水”预计有3个降水集中期 2023年05月18日  方晴

昨日,广州市周边区域雷雨活跃,天空中云层较厚,图为二沙岛俯瞰图。

  “龙舟水”,要来了!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广州市2023年“龙舟水”风险防范新闻发布会。市气象局会上预告,5月21日,广州即将进入今年“龙舟水”天气过程,降雨多发、重发、频发。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关注“广州天气”获取本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暴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确保自身生命安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龙舟水

  降水大致发生在三个时段

  根据市气候中心预计,今年“龙舟水”期间,全市平均累计雨量为360~400毫米。降水过程大致发生在:5月22-23日(中雨),6月8-15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6月19-22日(大雨,局部暴雨)。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时 中小学和幼儿园自动停课

  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黄色以上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时,中小学和幼儿园自动停课;发布暴雨黄色、暴雨橙色和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时,可以延迟上学。如政府部门发布“停工、停产、停业、停运、停学”通告,市民应积极配合并自觉执行。

  不要在高墙、树木、广告牌下避雨

  一是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暴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二是在室外遭遇暴雨,不要在高墙、树木、广告牌下避雨,远离电线杆和变压器等高压电力设备。三是行车时要放慢车速,不要涉水前往地势低洼地区、下沉式涵隧,提前在车内备好可破窗的安全锤。四是家中进水时,应及时关闭电闸和煤气阀门,当积水过深应迅速撤离,撤离时应携带好应急物件。

  预计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

  结合气象部门的降雨预测,广州今年“龙舟水”期间(5月21日至6月20日)地质灾害发生接近常年,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灾害规模主要为小型,若有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局部区域,可能发生群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时间上,5月22-23日(有一定风险,即4级预警)、6月8-15日(风险较高,即3级预警)、6月19-22日(风险较高,即3级预警)降雨集中期需重点关注。空间上,花都区北部-从化区西部、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区,从化区东南部-增城北部、西部及东部的低山丘陵区,白云区东部-黄埔区中部、南部的丘陵区需重点防范。

  “龙舟水”期间避免到山区露营、登山

  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和预警信息。“龙舟水”期间,避免在临坡、临水、临崖等潜在风险区域长时间停留,特别是爱好户外活动的朋友,尽量避免在“龙舟水”影响期间组织、参加山区登山、徒步、探险、露营等活动。降雨来临前,位于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及风险隐患点周边的群众要做到“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提前、主动、预防避险,如发现灾害前兆应赶快撤离危险区域,积极转移避险。

  过去10年有5年“龙舟水”影响偏重

  “龙舟水”是指每年5月21日-6月20日影响华南地区的强降水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短时雨强大。前汛期令人影响深刻的历次特大暴雨过程,如2020年“5.22”特大暴雨过程、2018年“6.8”特大暴雨过程多发生在“龙舟水”期间。

  二是累计雨量多。过去十年“龙舟水”期间,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376.4毫米,占前汛期(4-6月)降水量44%。最多降水量500.8毫米出现在2020年,最少降水量242.2毫米出现在2013年。

  三是突发性强预判难。“龙舟水”期间强降水突发性较强,经常出现在下半夜、凌晨或上下班高峰,给防范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是影响大致灾重。过去10年有5年“龙舟水”影响偏重。其中2018年“6.8”特大暴雨为近十年最强降水过程。广州市北部多低山丘陵,中南部河网交织,中心城区经济人口集中,地形水陆差异,使得“龙舟水”致灾路径变异性强,灾害破坏性大。

  94处高风险涵隧加装防内涝智能管控系统

  广州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贾天清介绍,今年以来气温偏高、雨量明显偏少、入汛偏早。3月27日我市正式入汛,较常年入汛日(4月11日)偏早15天。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郑程藩表示,3月27日,广州进入汛期以来,全市各级三防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组织会商研判、预报预警,按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处置突发情况。针对下凹式涵隧,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组织各区制订“一点一策”工作方案。目前,已全部完成94处高风险涵隧加装防内涝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统一。

  目前,全市各级已全面检查落实三防应急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共有抢险队伍1436支,抢险救援人员35792人,储备三防主要物资装备9大类:龙吸水车载泵148台,抽水机4321台,艇尾机519台,冲锋舟、橡皮艇1100艘,发电机1789台,抢险照明灯1.7万套,救生衣5.7万件,土工布23.3万平方米,编织袋267.7万个。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可精准靶向预警

  贾天清表示,针对龙舟水带来的不利影响,市气象部门与应急、交通、交警、规自、水务等多个部门合作,研发了多种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例如,针对广州105个排涝片区和488个隐患点建立了内涝气象风险评估模型,开展暴雨内涝气象风险预报;研发高速公路积涝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和横风监测模型,建成“广州市交通气象业务平台”、“广州道路(高速)交通气象风险”网页,可以实时查询全市各主要道路天气监测预警信息和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研究,通过外网发布精细到街镇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广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已完成本地化建设,可与广州天气微博微信、小程序、广播等发布渠道对接,在全省率先落实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开展突发事件精准靶向预警,实现全市任意指定区域靶向发布。

  目前,广州市已建成由1部大雷达和7部小雷达组成的高时空分辨率气象监测网。市气象台联合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上实现了1公里分辨率数值模式业务化,实现每小时滚动更新未来6小时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