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大穿越百年的时代价值 2023年04月12日  杨博、张冬梅、陈文杰

薛庆超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

杨英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朱海仁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

  理论圆桌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中共三大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广州日报《理论周刊》本期理论圆桌会特邀知名专家学者,聚焦中共三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展开探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张冬梅、陈文杰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历史的启迪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中共三大是标志着党从创建时期进入大革命时期的里程碑式大会。党在这一时期的艰辛探索,留下了怎样的精神火种、历史财富?

  薛庆超: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迸发出冲天的革命烈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以广东为重要基地蓬勃兴起。一时间,“到广东去”“到广州去”,参加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成为中国进步青年最强烈的愿望和最大的追求。这场大革命与中共三大有着直接关系。

  党在这一时期的艰辛探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历史、中国国情和中国特点,形成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按照列宁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号召,提出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中建立各阶级的联合战线的主张。通过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建立统一战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中共三大开创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深入研究中共三大关于统一战线的丰富经验,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长远的现实意义。

  杨英杰:尽管中共三大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推进国共合作,农民运动未作为紧要任务,但在党的成立之初,我党即关注到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党之政治敏锐性、战略主动性。

  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迟缓,使得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之特性鲜明而显著。基于此,农民问题当是国家之首要问题。此问题之关注,一以贯之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并每每于历史之关节点发挥着引领乃至重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作用。

  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都把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事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问题纳入总体布局考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通过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开展确权登记颁证、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与时俱进地处理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使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更加成熟定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巩固和完善,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建党的基石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共三大通过了若干文件和决议,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制度建设。这为全面从严治党积累了哪些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怎样用好这些经验?

  薛庆超: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视制度建设的良好开端。制度建设具有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和长远性。通过制度建设,将党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深化和升华;通过制度建设将开创新局面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制度形式确定下来——这就奠定了进一步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依据和坚实基础。同时,制度建设还具有传承性。通过制度建设来一步一步记录、发展、传承党的事业,可以保持党的事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和干部要认真学习、研究和践行党的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新时代党建水平,永远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杨英杰:中共三大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以纲领文献形式阐明党的指导思想。国民革命中,资产阶级大部分依赖帝国主义列强或军阀,极易妥协,无产阶级却是一种现实的最彻底的有力部分。中国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责任,是全力参加、促进国民革命,并唤醒农民,与之联合而督促资产阶级,以引导革命到底。以革命的方法建立真正平民的民权,取得一切政治上的自由及完全的真正的民族独立。

  中共三大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这是中共成立后第一部中央组织法,集中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该组织法共十条,涵盖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产生、地位、人员、分工及报告、职务职责、会议制度、召集人、决定权、财政审查、临时大会,首次以法规条文的形式规定中共中央组织结构、职权分工和工作制度。

  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注重解决思想问题、拧紧“总开关”,又注重解决制度问题、上紧制度规矩发条,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是强化思想建党,更是为制度建党提供强大理念支撑、思想指引的重要抓手。通过主题教育,全体共产党员必将更加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前赴后继、持续接力,奋力完成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这一伟大而光荣历史任务。

  时代的回响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您看来,怎样深刻把握中共三大的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薛庆超:历史证明,中共三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共产党各级组织迅速发展,工农运动如火如荼,革命风暴轰轰烈烈,群众运动汹涌澎湃。中共三大根据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及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力发展党组织,广泛开展群众运动,注重培训干部,这些都为当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智慧。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制定的“路线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党的事业胜利前进。

  朱海仁:从1921年到1923年,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相结合,这是何其伟大的思想转变;从《共产党宣言》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到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提出“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的时代号召,这是何等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创新。这是百年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统一了全党思想,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打开了中国大革命的新局面。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统一战线的先河,这是中共三大的伟大历史功绩。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必须继承先辈的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3月24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作为广州亮眼的红色名片,被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您认为,今后应如何深挖广州大革命红色文化富矿,以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薛庆超: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党建、党性、党员教育基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进一步深化中共三大研究,有力提升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影响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继续深挖广州红色文化富矿。首先,深度发掘广州与大革命的大量历史资料。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将广州与大革命研究的基础打深打牢固。其次,充分发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党史遗迹遗址的“历史积淀”“历史基地”“历史党校”作用。通过历史文献、历史文物、历史材料,展现历史,追根溯源,资政育人。将丰富的历史资料、研究成果、纪念设施转化为“红色课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朱海仁: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自2021年6月20日改扩建竣工开馆后,在展厅面积、展览内容、展览形式、参观讲解、场馆环境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得到社会各界肯定。一是全面提升陈列展览水平。改陈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全面充实了展览内容,更注重参与感、体验感、仪式感,通过多种展陈手段,融入数字化多媒体新技术,再现历史,感受历史。二是以高品质的展览,高品质的讲解,高品质的环境,致力打造有温度、有创意、有影响力的红色地标纪念馆。三是将纪念馆打造成为广州的红色文化名片,竣工开馆至今,共接待观众约46万人次,参观团体7000多批次。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国文明单位。现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保存有非常丰富的革命文物,特别是大革命时期的文物史迹多,革命故事丰富。以中共三大会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广东区委旧址、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黄埔军校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为代表的文物史迹,集中呈现了大革命前后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广州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任重道远、空间广阔。在国家专项规划指引下,需推进整体保护,深化系统研究,提升展陈质量,强化教育功能,促进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加强资源挖掘、阐释丰富内容,利用数字多媒体等新技术创新形式,结合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等不同群体需求,推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使革命文化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