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广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一年。PM2.5全年每天达标,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20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17个断面水质优良,占比为85.0%,劣Ⅴ类水体断面持续清零;土壤污染风险有效管控,完成140个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的评审工作。
2022年是广州生态环境部门改革创新,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年。通过深化审批改革、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管理措施、优化监管方式,服务企业绿色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市稳定经济大盘、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图/杜娟、穗环宣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按照“控车、降尘、少油气”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强化涉挥发性有机物产品监督抽查,对132家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进行分级管理,超过一半C级企业完成升级改造。2022年全市新增纯电动巡游出租车1823辆,累计纯电动巡游出租车1.85万辆,占比超90%。注销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901辆。
问题导向持续攻坚,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的系统治水思路,全力开展碧水攻坚工作。编制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构建“三水统筹、陆海统筹”的基本框架,制定52项强有力措施和9份工作清单,组织制定实施“一断面一策”方案,切实巩固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成果,建立健全考核断面水质异常应对工作机制。
预防为主源头控制,夯实土壤环境安全基础。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的思路,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确保土壤环境安全。公布全市2022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43家,分批次推进企业开展污染隐患排查、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等工作。
守牢生态安全底线,美丽广州生态建设不断深入。守牢环境风险防控底线,强化生态系统保护,持续推进“还绿于民”。新增立体绿化5.5万平方米,建成森林公园92个。全市完成珠江口红树林恢复1500亩,建成湿地公园25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2个),新建口袋公园52个。
创新环境管理举措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2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服务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正确指导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流程,简化报批手续,取消无法律依据和不必要证明事项48项,申报材料减少60%,切实为企业减负。修订环评豁免名录,明确30个行业89类建设项目免于环评管理,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提升审批服务水平,全力保障重大项目。2022年,全市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308个,涉及总投资2540亿元,服务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35个,涉及总投资2854亿元,获得国家签约支持资金240亿元,为项目开工做好有效保障。
创新环境管理举措,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推动“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纳入市“多规合一”平台,将环保要求融入城市发展。推动实施“净土开发”模式,以污染地块“先出让再修复,达标后建设”取代“先修复再出让”,在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加快储备用地出让和再开发的进度,可节省污染地块再开发1年时间。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精准帮扶助企发展。建立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清单内企业组织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通过网络、现场等方式提供帮扶服务。推行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制度,目前已适用公开道歉承诺守法从轻处罚案件45宗,累计减少罚款金额近300万元。
全力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州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州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力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州。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遏制臭氧浓度的上升趋势,力争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巩固地面水环境全面达标成效,努力实现重点一级支流全面消除劣V类;加强源头防控,确保建设用土和农用地安全利用。同时,在“无废城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区创建、华南国家植物园及绿美广州建设、南沙方案落实、“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及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做出新的贡献。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