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防控科学性、精准性 2022年11月13日  

  (上接1版)

  为何不再判定“中风险区”?

  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同时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常继乐介绍,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人群规模大,但感染风险极低,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评估还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此前,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一定的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常继乐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更科学、更精准、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疫情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

  如何避免“一封了之”?

  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提到,要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表示,商务部将持续强化市场监测与预测预警,及时投放肉类储备。督促重点商贸场所,针对可能出现的涉疫情况提前规划临时替代场所。保障末端配送力量充足,满足封控隔离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各地对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不得擅自要求停工停产。

  雷海潮说,在发生疫情的地方难免会有阳性感染人员到医疗机构就诊,医疗机构不能简单一封了之、一关了之,一旦做完终末消杀,评估风险已得到有效管控,应第一时间恢复医疗机构日常诊疗秩序,不能持续关闭很多科室。

  针对群众十分关心的纠正核酸检测“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此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进一步的重申和强调。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当发生疫情以后,基于流调研判,明确传播链清晰,没有发生社区传播,无须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只需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开展快速疫情处置。

  如何纠正“层层加码”?

  雷海潮说,更重要的是要把优化措施组织好、落实好,要加强对于“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的整治力度。

  据介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每天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回应,转交有关地方予以推动解决。今后,要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群众和有关媒体反映,进一步保证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落实。

  如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交通物流过度管控等问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将加强督办转办,推动问题立行立改。对于通行过度管控问题反复出现、督办转办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货车司机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将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