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画画” 为恐龙“建档” 元宇宙与古化石“对话” 2022年11月01日  卜松竹

恐龙化石数据采集现场

王维宣 摄

团队人员跟老师沟通拆解方式。

  “文博元宇宙”之四

  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恐龙博物馆,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在这座国际知名的恐龙研究宝库中,最近多了一群年轻人忙碌的身影。

  他们是来自广州欧科的技术团队。作为自贡恐龙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承建单位,广州欧科正在对恐龙的化石骨架进行数字化建档,为古生物化石的长久保存、研究和复原提供精准数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形成跨越博物馆的知识表达体系

  位于四川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4600平方米,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园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里的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1亿-1.4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其数量之丰富、种类之众多、埋藏之集中、保存之完好都享誉世界。

  这样一座“世界最好”之列的恐龙博物馆,如果只能到现场才能一睹其芳容,未免有些可惜。那么如何让古老的宝藏与今天的时代同频共振,让沉睡的化石通过便捷的方式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对话呢?馆方开始了数字化的尝试。

  根据今年7月自贡恐龙博物馆发布的数字化保护及展示利用项目的成交公告我们可以得知,这个项目目的是“通过三维数据采集建模技术,将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古生物化石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实现对化石资源数据信息的永久存储”,同时“在未来可整合四川地区乃至全国各恐龙博物馆海量、多源、异构的古生物化石数字化资源,建立古生物化石数字化资源大数据中心,形成跨越博物馆、学科、语言的知识表达和呈现体系”。

  以博物馆馆藏资源特色为基础,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打破藏品保护利用、学术研究与科普教育、互动展示体验等多个业务领域的传统工作机制,进而构建无缝集成现代智能技术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扩展博物馆藏品的活化利用水平,这样的愿景确实让人激动。而根据馆方的要求,未来的这个系统需要有很强大的搜索能力,包括模糊搜索、标签搜索等模块。以上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庞大的基础数据之上。

  数字化记录是非常精细的工作

  恐龙化石的数字化记录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这次采集的化石包括太白华阳龙、平永川龙等恐龙“名角”。为了保证文物的纹理能完全清晰显露,工作人员首先会仔细清理掉附着化石表面的灰尘和杂物。有些恐龙化石不仅尺寸大,重量也大,需要由博物馆的专业工作人员来搬运。对于达到300斤以上的化石,需要几名工作人员一起才能搬到工作台上,实在不方便运输的标本化石就在展厅内完成采集工作。

  而馆方对采集数据的要求也很高,40件古生物标本和200件骨骼化石的三维数字化扫描采集精度要达到0.02毫米级别,以便未来用于研究和复制;藏品色彩需要还原为自然光照条件下物体表面色彩;纹理需要无缝拼接、过渡完好,拼接后贴图尺寸误差小于等于0.1毫米;而高精度的藏品三维模型需要保存藏品100%的真实信息,可支持微米级3D打印。

  记者了解到,欧科的前方团队用手持的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标本化石的空间结构,通过识别化石表面的几何特征及纹理变化获取化石表面三维信息,再通过后期处理软件重建化石三维模型。由于恐龙骨架通常固定有钢架,对点云、纹理采集造成很大困扰。加之恐龙骨架尺寸巨大,需要拆开按照部位分别采集,工作量繁琐巨大。此外结构复杂的化石外形也为采集增加了难度。所以对于小型恐龙骨架采集,外业工程师先仔细分析骨架的形态,跟馆方专家沟通拆解方式,对不同的区域做好标注记录。对于结构复杂的化石,则需要不断调整合适的位置,从不同角度分块采集,尽量覆盖整个文物表面,后期封装模型,对照照片来对细节部分进行修补。庞大的工作量为大量、精准的一手数据搜集做好了准备。而这也是接下来数字化转化的基础。

  文创前沿

  在“数据”之外 还要重视“人”的沟通

  元宇宙实际上是一个“数据空间”,强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是元宇宙之争的关键。

  实际上从目前在各地文博机构中我们能看到,方兴未艾的数字化转化大多都需要强大的数据能力作为支撑。以敦煌研究院为例,在数字化的探索和研究领域已经深耕近30年。截至2020年,敦煌研究院共完成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以及麦积山石窟300DPI的255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64个洞窟的壁画图像处理,14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44身彩塑、7个完整洞窟、1座木构窟檐、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同时,还对新疆、西藏、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14家文博单位进行了数字化技术支持和工程实施。

  “数字敦煌”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将已经获得和将要获得的图像、视频、三维等多种数据和文献数据汇集起来,构建多元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石窟文物数字化资源库,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面向全球共享,并建立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和数字资源科学的保障体系。该项目线上公开的藏品资源包括莫高窟、榆林窟等30顶洞窟,及分布在各洞窟中总计4430㎡的经典壁画。由于壁画文物数字化要求每英寸不少于300个像素点,这远大于人眼的识别度,因此呈现出来的图案非常清晰。这些基础数据还可以应用于壁画信息保护,不仅能保存壁画原本信息,也反映了壁画保护的现状,为制定壁画保护的措施和研究壁画变化的原因,及采取合适的对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中一方面要关注数据的实时收集和处理,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在于海量数据的积累、分析和使用能力。后者往往需要对某一特定领域,如古村落、城市街区的现实形态和发展脉络有深入的理解,而非单纯地通过仪器来测量一切。在与“数据”交流的过程中,与“人”的情感交流、精神互动,仍是极为必要的。

  此外,大量的数据搜集同样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问题,一些专家建议,要做好数据分级分类以探索数据产权制度,如结合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以及数据开发的实际需要对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作出清晰界定,明确数据权属问题。此外,还要完善全过程、全方位数据维权体系,为数据维权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