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小电扇出行的孩子。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酷暑之下,游泳池及室外游水项目颇受欢迎。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摄
动物园为大熊猫准备了冰块避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摄
由于高温天气,游泳的市民大量增加。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摄
路上随处可见“全副武装”防晒的女士。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7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晴雨)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昨天广州的越秀、天河、海珠、荔湾、黄埔、白云、花都7个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生效,这是广州今年首次发出高温红色预警。未来三天炎热天气还将持续。
广州市区周一白天晴间多云。五山观测站录得白天最高气温37.7℃,下降了0.3℃;早晨最低气温30.7℃,上升了1.4℃。
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广东高温炎热天气持续,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午后局地有(雷)阵雨;大范围35℃~38℃高温,粤北的部分市县可达39℃或以上。
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控制,未来三天广州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持续。
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王颖、梁景云)广州经历了近一周的持续高温“烤验”后,7月25日13:42,广州电网统调负荷创历史新高,达2241.4万千瓦,同比去年最高负荷(2078.3万千瓦)增长7.85%。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空调负荷进一步释放,预计广州电网统调负荷将进一步攀升。目前,广州电力供应整体平稳,电网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气象部门:减少户外活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叶卡斯)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中对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发出时的防御指引,该信号发出意味着气象部门预计当地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9℃以上,除特殊行业外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根据该指引,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时,应注意:
1.采取有效措施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对老、弱、病、幼、孕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3.除特殊行业外,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4.单位和个人要特别注意防火。
5.有关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开放避暑场所。
防暑消暑 街坊这样做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全杰)夏日酷暑,炎炎高温,为了避暑纳凉,许多街坊施展“浑身解数”,哪里凉快就去哪里,夏日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最天然:树荫底下好乘凉
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在二沙岛、临江大道,树荫底下成为“草坪族”的聚集地。因为难抵夏日高温,大家纷纷选择在树底下“扎营驻寨”。
记者走访看到,市区内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珠江公园等树木茂密的公园,客流都没有太大变化。“因为一路的园道都有参天大树遮挡着猛烈的阳光,在园道上的气温要比露天的气温降低了1~2℃,无论走路还是跑步,都不热。”街坊刘小姐说。
不过,也有市民因为天气太热调整运动时间。“这几天实在太热,我也把跑步时间推迟到下午6时,等太阳下山后、热气散去再跑。”珠江新城CBD某保险公司罗雄安说。
最会玩:郊外爬山不热反凉
市区北部的森林公园,最近多了不少市民游客,原来他们都是“北上消暑”一族。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记者实测,温度要比市区降低5℃左右。所以,不少市民游客来到森林公园爬山郊游,他们说,没有想象中的暴晒高温,相反因为环境温度要比市区低,所以体感相当舒适。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纬度比市区高,温度自然要比市区低。”公园负责人曹军洲说,另外,进入森林公园的山林里,海拔又较平地上升了,如果走到海拔约600米的山林溪涧,气温又会比市区低4~5℃,“再加上森林公园里的空气负氧离子达25000个/立方厘米,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小气候’,因此,大家会体感清凉,是名副其实的‘清凉度夏’。”
最省钱:商场“蹭冷气”受热捧
大热天,还有不少市民都跑到购物中心“蹭冷气”了,这几天商场的客流量攀升。有街坊开玩笑说,到商场“蹭冷气”,不仅解决了吃喝玩乐,还省下了家里开冷气的花销,可谓一举多得。
连日来,天河路商圈的购物中心客流量纷纷上涨。在正佳广场,室内乐园因为有着清风冷气,所以特别受到街坊热捧,客流高峰一波高过一波。在悦汇城,客流比往时增长了50%,除了逛街、觅食,还有不少人来逛车市。一家经销商表示,夏日里市民的消费热情高涨,订单都比平日多出一倍。市民来商场避暑之余,还能逛商场的各种活动和展览。
最人气:泳池人满为患
夏日消暑,人气最旺当属各大泳池。在宝岗体育场的游泳场,每天清晨都有市民排队等候入场。“早上8时前来游泳,是‘黄金时段’,一来不用被暴晒,人流也相对较少。”来游泳的胡先生说。
也有家长选择在下午4时太阳西下时,带着孩子到泳池戏水。在东风公园的露天游泳池,每到下午4时后,就有很多家长和小朋友来到这里享受清凉水世界。“经过白天的暴晒,泳池的水温暖暖的,不热不凉,很舒适。”家长陈小姐说,因为这几天天气太热,小朋友最喜欢到泳池消暑,但为了避开白天的猛烈阳光,所以会选择下午太阳西下后再来泳池。
盛夏运动 补水这样做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孙嘉晖 通讯员穗体宣)高温天气下,市民从事户外运动容易中暑,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体能专家龙国东为市民开出“运动处方”。
他建议,夏天气温太高,超过35℃,原则上不要进行户外运动,以防止中暑、热射病等,确保运动安全。
他还为运动爱好者开出了“运动处方”:补水原则是少量多次、小口慢饮,温度适中。运动后补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了提高运动或比赛前机体内的水分,建议运动参加者在运动前的24小时内,尤其在包括运动前一餐的时间内,摄入营养平衡膳食,饮用适量的液体饮料。
二、建议运动者在运动前2小时喝约500毫升的饮品。
三、运动中,运动员应当尽早开始摄入饮品,等到口渴再喝水,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的状态。
四、摄入液体的温度应低于室温,在15~22℃较好。有条件的也可以选择喝温度在4℃至10℃的饮料,但不要过冰。
五、在运动不到1小时的中低强度运动中,摄入电解质饮料不宜过量,以免对身体生理机能产生太大的改变。
六、在持续1小时以上的运动中,建议每小时摄入30~60克碳水化合物/水,以维持体内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延缓疲劳。
七、在持续1小时以上的运动中或者天热出汗较多时,建议摄入含钠盐(每升水含 0.5~0.7克钠)的补液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