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偲)7月23日至24日,主题为“未来e来飞越梦想”的2022第六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举行。
大会主论坛及12场平行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行,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线上线下会议。围绕无人机前沿技术、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天路建设、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低速无人车、水域无人系统等主题,大会还设置了12场专题论坛,200多位学者及无人系统知名专家、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主题报告、主旨演讲或视频分享等形式,共同探讨无人机的技术迭变、创新应用、产业落地和未来发展。
大会期间还颁发了第六届全球无人机贡献奖,世界无人机大会小巨人奖、无人系统设计奖。
会上,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执行主席杨金才表示,预计今年国内无人机行业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在低空开放、法规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无人机产业发展潮头正劲。中国作为全球民用无人机最主要的产业基地,2021年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国共有12000多家无人机企业行业总产值达到87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深圳就有1500余家,产值近600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0%的市场份额。
实名登记无人机达83万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李健在致辞中表示,目前国家13个无人机发展试验区中有2个无人机物流发展试验区,3个城市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区。顺丰、京东、美团、菜鸟、中通等无人机物流模式日趋成熟,已在十余个省市开展业务。
2021年,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约83万架,飞行时间达到千万小时量级,日均飞行4.57万小时,持续在航拍、巡查、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发力。深圳大疆公司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处于全球引领地位,广州亿航研制的载人无人机已成功在中国、阿联酋、美国、加拿大、日本等9国取得飞行许可。
记者注意到,本次大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天路”为主题,就低空公共航路网规划建设、风险评估、运营管理、地空一体等方面的战略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并发表了《天路宣言》。
据悉,和地面存在密集公路网不同,低空没有现成的“公路网”基础设施(简称“天路”)。无人机运营商需要自己完成从空域申请、航线划设、风险评估等过程,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低空“天路”缺失都制约着低空开发进程和低空经济发展。
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航局民航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表示,希望无人机产学研各界专家,用好无人机大会和“低空天路论坛”这一平台,探讨低空天路基础设施规划构建科学方法和高效益运营的技术手段,在资源共享、合作研究、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应用示范等方面开展广泛学术交流与实质性合作。
创新应用成焦点
据介绍,随着集成制造的普及,无人机基础零部件生产开始朝小型化、低成本、低能耗方向发展,无人机制造成本不断走低,同时伴随北斗定位系统的成熟、人工智能、5G、电子与无线电控制等技术改进与逐步完善,工业级无人机整体应用占比逐年攀升。从2015年的19%增长至2021年的55%以上,2021年国内工业级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比进一步增长。
从应用领域来看,目前国内工业级无人机主要落地在农林植保、安防监控、地理测绘、电力巡检、应急消防、快递物流、环保确权、农情监测等场景。其中,农林植保、安防警用、地理测绘、快递物流的应用市场规模占比超过70%。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4年,国内无人机市场规模约达1600亿元。其中农林植保约360亿元,地理测绘约450亿元,快递物流约300亿元,警用安防市场约为230亿元,电力巡检约为2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