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鹏飞 通讯员赵梓茵)经过13年的布局,南海氢能产业发展开创了氢能领域多个“全国第一”。在各地掀起发展氢能热潮的当下,未来南海的氢能产业将如何发力,继续成为全国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地?昨日,发布的《佛山市南海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氢能三年行动计划”)给出了答案。“氢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关键材料领域实现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突破、燃料电池及系统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不低于3000辆满足示范城市群实施应用需求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建成投入加氢站不少于30座……
南海区副区长黄智斌表示,氢能产业不单单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能源体系的重构,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培育探索。在“双碳”目标和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的背景下,南海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创新驱动、标准引领,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南海标准、中国模式”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共绘氢能产业发展蓝图。
到2025年建成投入加氢站不少于30座
3月23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国家氢能战略的大背景下,南海适时发布“氢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的地区路径。“这是南海首次针对一个战略新型产业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叶新表示,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大利好。
记者了解到,“氢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技术创新和产业体系方面,南海要实现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领域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突破,燃料电池8大关键零部件领域产品均通过第三方机构的综合测试,满足示范城市群车辆配套应用需求;燃料电池及系统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巩固扩大;产研能力、人才培养建设取得成效;南海氢能品牌进一步加强。
在氢能基础设施方面,建成投入加氢站不少于30座,制氢产能不低于20吨/天,车用氢气终端售价原则上不高于35元/公斤。在氢能多元化应用方面,实现不低于3000辆满足示范城市群实施应用需求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达到公交路线50条、有轨交通线路2条,投入氢能两轮车1000辆、叉车500辆;在电氢融合、储能、工业应用等领域开展示范探索。四大行动推动南海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南海加氢站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在年底南海有14个加氢站运营,实现南海镇街全覆盖,预计日加氢量最高达1.2万公斤。”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副局长李森文说。实际上,这只是南海完成“氢能三年行动计划”目标的一个缩影。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氢能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构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体系、推进加氢站和氢源等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氢能多元化商业化应用、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四大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