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本报记者带你关注佛山“石场变形记” 历史矿山石场有望迎美丽蝶变 2022年04月22日  黄健源、刘鹏飞、冯嘉敏

高明峰江石场曾是“网红”打卡点。

2015年7月29日《广州日报·佛山新闻》A15报道版面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地球家园。众所周知,地球经过了亿万年的漫长演变,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但是,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也曾经给地球造成了一处处的创伤。如今,随着历史矿山石场治理复绿的推进,这些地球的“伤疤”逐步实现美丽蝶变。连日来,记者走访调查了佛山多个历史矿山石场,了解它们美丽蝶变背后的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健源、刘鹏飞、冯嘉敏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波、陈枫

  高明峰江石场:

  引进社会资本活化

  “废弃石场”前景可期

  说到佛山的采石场,高明峰江石场不得不提,这不仅在于峰江石场因深度超过100米的矿坑所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一度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网红”景点,更在于当地政府对石场的开发利用。

  数十年开挖 形成独特景观

  走进峰江石场,两个深度超过100米的矿坑和矿坑四周陡峭以及倒映着蓝天的积水相映成趣,让人不得不感叹人工与自然配合得恰到好处。也正是这人工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让峰江石场成了珠三角地区独一无二的“网红”景点。

  说起峰江石场的由来,还得追溯到20世纪。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0世纪60年代,水泥厂在高明还是难得一见的工业企业。由于生产水泥需要大量的石灰石,为了给水泥厂寻找原料,当时的相关部门经过几番考察后,在如今明城镇峰江石场的位置开挖矿石。

  由于石场长期开挖导致周边村庄出现房屋开裂等影响,再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2009年前后,峰江石场停止开挖。不过经历40年的开挖,峰江石场已经形成了两个深度超过100米的大坑。大坑四周陡峭、棱角分明,在积水的衬托下,仿佛一个碧蓝如镜的“天湖”。2018年,高明峰江石场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广东省旅游局联合评选出“广东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

  文旅大开发 石场华丽转身

  如何让采石场“变废为宝”?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对废弃工业遗址的开发往往是通过注入文旅业态来盘活资源,从而带动当地的产业开发和升级。高明峰江采石场的活化利用也采用了这一点。

  2019年6月,陌上花开项目动工仪式在峰江石场举行,项目着力打造大型花卉产业园,集四季花海、园艺、住宿(大石坑酒店)于一体的农旅休闲胜地。据介绍,陌上花开项目将以生态友好保护为出发点,先期打造五个植物园、一个游乐园以及一个环绕全园的花海。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著名的悦榕庄酒店集团,在陌上花开矿井花园内建设高端度假酒店群。3月31日,峰江石场一块占地约6800亩被拍出,该项目总投资为50亿元人民币,完工后景区将成为全亚洲规模最大矿坑花园。

  不仅如此,高明文广旅体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峰江石场片区还属于高明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一个重要节点。记者从近日发布的《佛山市高明区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获悉,高明将打造十二大重点农旅项目,陌上花开矿井四季花园便是其中之一。

  走访

  禅城王借岗石场:

  因古火山遗址闻名

  打造千亩生态绿心

  记者了解到,位于禅城张槎的王借岗森林公园原来也曾是采石场。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末,为解决周边地区的建筑用石,张槎在王借岗开办采石场。20世纪80年代初,因研究珠三角地形地貌的需要,采石场停办。现王借岗西北面近一半的山体已被炸平,东面保存良好。经多年的保护,王借岗树木郁郁葱葱,渐成禅城区的一处新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王借岗森林公园还因古火山遗址而远近闻名。王借岗拥有5200万年历史的古火山遗址,早在明清时期已被列入本地名胜。2014年,禅城区开始以“低干扰开发”原则,利用原有地貌实施公园建设。

  据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介绍,王借岗森林公园总规划面积约1050亩,是佛山市重要生态节点,属市千亩生态绿心群的核心公园之一,在公园设计中借助火山遗址为视角焦点,打造成以火山遗址景观、滨河湿地景观、综合公园景观于一体的特色公园空间。

  据介绍,王借岗公园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在自然地貌的基础上实施建设,面积约6.7万平方米,已于2015年建成开放;二期建设分为沙口生态园和火山公园两部分,已于2021年5月建成。

  此外,公园三期设计结合了海绵城市理念,将部分水坑连通形成较大面积的自然水面,建设规模约14万平方米,分为主入口广场区、中心湖游览观赏区、儿童综合游乐区、自行车竞技区、园中园区、空中栈桥区、地面停车场区等7大区,已于2021年7月建成。

  南海黄鼎石场:

  严禁违法倾倒垃圾

  未有进一步开发利用

  2015年,本报《关了采石场 又成垃圾场》系列报道反映了佛山部分采石场关停后污染仍在持续的问题。其中,在南海狮山黄鼎、黎边、走马营等多处关停后的采石场被倾倒废渣、垃圾,引起社会关注。此后,南海区、狮山镇相关部门开始对被倾倒垃圾的采石场进行整治。

  近日,记者对这些关停后的采石场进行了回访。在黄鼎石场,记者看到现场已没有乱倾倒废渣垃圾的现象,目前也未有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该采石场废坑上长着野草。在该石场旁,狮山镇城管部门竖立了一份《严禁违法设置垃圾消纳场、违法倾倒垃圾公告》。该公告指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擅自设置垃圾消纳场、违法倾倒垃圾将面临相关处罚,其中“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观察:

  历史采石场又重获新生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又添休闲好去处!采石场变身生态公园》《重塑山形重披绿装,采石场“变身”郊野山体公园》《一位市民眼里的长乐南山生态变迁路:垃圾场采石场转眼变森林浴场》……

  在20年前,佛山还有数十个采石场,在开采矿石的同时,也带来了粉尘污染、噪音扰民、运输超载等一系列问题。2003年,广东开始清理整治采石场。当时,佛山被列为重点城市之一,关停了大部分采石场。不过,在关停之后,采石场被倾倒废渣垃圾问题又接踵而来。

  在记者看来,这些历史采石场不应该成为佛山的痛处和短板,而应该成为佛山的资源和优势。地质专家指出,佛山的黄鼎石场、黎边石场、走马营石场等众多历史采石场均为古火山遗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方念乔教授介绍,佛山是广东省唯一保留距今5000多万年火山遗址的地区,而这个时间节点正是恐龙灭绝后新生代的开始,对于研究古地质和古生物都很有价值。他建议,佛山的这些古火山遗址可以建立古火山遗址体系来开发旅游景点。

  在这方面,禅城王借岗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无疑是佛山历史采石场治理的一个样板,它不仅实现采石场的生态修复,成为佛山有名的森林公园和生态绿心,同时也突出了古火山遗址的特色文化。而最近成为网红景点的高明峰江石场,经过盘活资源也有望实现一个废弃采石场的华丽蝶变。

  数读

  ●据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公布,2018年以来,广东省下达佛山市历史矿山石场治理复绿任务共27.05公顷,累计完成27.73公顷,全部位于高明区、顺德区。其中,2018年治理完成4.7公顷;2019年治理完成9公顷;2020年治理完成8.78公顷;2021年治理完成5.25公顷。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还组织各区对下发的312个疑似历史遗留矿山图斑以及生产矿山进行了内、外业核查。其中禅城区4个,南海区52个,顺德区43个,三水区115个,高明区9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