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承担什么使命?郑永年: 广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缩影 2021年11月06日  方晴、杨朝露

郑永年 (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将于近期在广州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表示,广州一直是中国开放精神的代表之一,可以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缩影,是“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杨朝露 通讯员宋雨薇

  11月5日,广州日报记者获悉,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将于近期在广州举行。作为先导活动,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和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联合策划制作的“读懂中国”主题演讲近日播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以《中国的政治改革停止了吗》为题,深刻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切与误解。

  郑永年昨日接受了广州日报等媒体线上采访,并透露他将参加此次“读懂中国”会议。他表示,广州一直是中国开放精神的代表之一,可以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缩影,是“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广州就是非常好的故事”

  如何发挥城市的作用,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广州作为“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举办地,承担着什么使命?郑永年表示,广州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开放精神的代表之一。中国的“三次开放”都与广州有关系: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一口通商”,到改革开放,再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梳理广州的历程,能看到我国开放的历程。分析广州的经济,能反映广东的经济、中国的经济乃至世界的经济。可以说,广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缩影。

  “我认为广州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郑永年提到广州开发区获批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的案例。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多家广州企业调研后,首次提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一重要论断。随着近日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小企业 “办大事”的热情从广州星火燎原。

  郑永年还赞赏以芳村茶叶市场为代表的广州专业市场是世界知名的“藏富于民”典范,并期待讲好这些能引起世界共鸣的广州故事、广东故事、中国故事。

  “中国创造了世界史上的奇迹”

  在早前播出的“读懂中国”主题演讲中,郑永年从西方世界长期存在的偏见讲起,围绕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逻辑。他指出,中国是个大国,从南到北,各地情况大不相同,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也有经济稍落后的西部地区。在美国,资本掌控一切。资本来了,城市兴起。资本撤走,城市衰落。但在中国的体制内,中央政府能够实现地方协作发展。

  例如,中国曾经历并成功应对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例如,中国的富裕地区会支援贫困的地区。“大家可以想象,这在很多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郑永年说。

  郑永年还以深圳特区为例指出,四十多年前,深圳还是个非常小的渔村。但现在,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当地人民的自发努力下,深圳市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口已经接近2000万。“像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如广州、东莞。”

  “1981年我进入北京大学时,中国的人均GDP不足300美元。但四十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在演讲中,郑永年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成效。在他看来,中国得以消除绝对贫困,帮助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这是世界史上的奇迹,此前没有任何国家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