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埠银信博物馆升级改造以来已接待参观者近3万人次。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文生摄影报道)记者昨天从台山市海口埠银信博物馆获悉,今年以来,该馆进行升级改造,增设了云端展馆、线上台山银信博物馆等,并提供线上预约参观等服务。该馆自升级改造以来,已接待来访团体456个、近3万人次。
重新布置游览路线
据了解,台山市海口埠银信博物馆通过“传统的空间”加以“现代的展示”来展现银信文化的魅力,沿用海口埠古建筑特色,重新布置游览路线,分设圆梦之旅、银信速递、家庭最大、情系桑梓、复兴之梦、文明之魂6个展陈板块,增设多媒体设备,广泛征集银信实物380件、银信309封。
今年,海口埠银信博物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端芬镇积极挖掘银信中的党史故事,举办“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讲解员选拔赛”等活动,展现华侨爱国爱乡、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同时,海口埠成为江门市4个、台山唯一一个入选“打卡广东红”小程序红色地标,让旅客身临其境,线上线下打卡红色地标,通过VR体验、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方式学习党史知识。
台山海口埠是最早期台山地区华人出洋的一条主要通道,记载了100多年前台山各地华工从这里出洋的故事。
台山华侨先辈“漂洋过海”谋生,除去正常的开销,把剩下的钱寄回国内。由于台山华侨不断寄钱回乡,至20世纪初期,台山银信机构一度达到数百家之多。而作为五邑先侨出海谋生重要口岸的海口埠,催生了发达的银信业。海口埠西隆街集中了万丰银行、钜信银行、永茂银行等6家银号,西隆街因此有“银行街”之称。
这里记载了第一批台山出洋华工的辛酸史,记载了他们在美国、加拿大兴建太平洋铁路时洒下的汗水,为当地做出的杰出贡献;也记载了他们节衣缩食,把剩余的财物寄回家乡,支持家乡建设的事迹;还记载了江门华侨在抗战期间纷纷捐资支援抗战,踊跃参战、英勇献身的事迹,记载了华侨们在新中国建设中所做出的贡献。
海口埠银信博物馆
台山市海口埠银信博物馆位于海口埠主要街道上,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共有2层,一楼面积512平方米,二楼面积210平方米。银信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以及一张张陈旧发黄的银信,系统地介绍了19世纪开始江门乡亲越洋奋斗的故事。